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身边的事 > 正文
    购物车
    0

    咸丰16岁无臂游泳冠军袁伟译:泳池里书写传奇

    信息发布者:zhangchun
    2017-07-12 15:23:58    来源:恩施晚报   转载

    0

    0



    袁伟译用脚擦拭眼睛里面的水珠。

    原标题:咸丰16岁无臂游泳冠军袁伟译:泳池写传奇 浪花中逐梦

    恩施晚报讯 (记者杜瑞芳 实习生袁自静) 8岁时,一次意外触电让他失去左耳、一块左颅骨和双臂,在医院休克了一个多星期,就在大家都认为他活不了的时候,他撑了过来。4个月的康复治疗后,他顺利出院了。就在大家都在担忧他将来能干什么时,9岁的他将游泳作为毕生的梦想开始追求。13岁时,他登上了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冠军的领奖台,获得3金1银1铜的好成绩。在2017年6月25日结束的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16岁的他获得4金1银的好成绩,成为湖北队中获得金牌数最多的运动员,在SM5级2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中,他以03:00:38的成绩打破该项目的全国纪录……他就是咸丰县坪坝营镇无臂男孩袁伟译。

    结束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比赛后,袁伟译并没有回家,一直在荆门市训练。7月8日,记者来到荆门市汉通游泳馆,近距离接触这位无臂男孩。在水中,他像是一条自由的鱼;在陆地上,他是一位炫酷的滑板少年!爱交友、看新闻、打游戏、刷微博……每天高强度地游泳训练之余,他也有着青春的萌动和期盼,2020年东京残奥会金牌是他奋斗的目标。

    高强度训练,备战残奥会

    7月8日下午1时30分,记者等候在荆门汉通游泳馆门外。一位少年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位少年头戴黄色帽子,帽子外是一副酷酷的耳麦,身穿运动套装,脚上穿着一双干净的球鞋。他脚踏滑板,随着加速后的惯性冲力,轻轻跃起、落地,行人也纷纷驻足观看。就在记者看得出神的时候,这位少年一阵风似地与记者擦肩而过。“他就是游泳冠军袁伟译!”人群中的声音让记者赶紧跟了进去。

    在游泳馆里,记者见到了褪去外衣的袁伟译,手臂上、脸上、腿上的伤疤依旧清晰可见。热身后,袁伟译纵身跃入泳池,一会儿下潜,一会儿蝶泳,一会儿仰泳,一会儿静静地漂在水面上……游了一会儿,袁伟译从水中一跃而起,稳稳地坐在了泳池边上。

    谈及前不久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中获得金牌的感受,袁伟译笑着说:“比赛的次数多了,看得很平淡。我们这些运动员每个人的项目不同,但平时都在一起训练。赛前,又会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我是一个爆发力很强的选手,擅长速度型、短距离的游泳比赛,教练主要教我怎样以最快的速度游出最好的成绩,并且中途没有失误。”

    “明年要举办省运会,后年要举办全运会,大后年要举办残奥会,对于我们运动员来说,一次比赛的结束和荣誉的获得,都是下一次比赛的开始。”教练何军权告诉记者,“这次比赛获得金牌对袁伟译有很大的激励作用,让他对未来更有信心,但同时也增加了他的压力,关注的人多了,以后的比赛更要取得好成绩。”

    现在,每个星期除开星期天,每天上午9时到11时、下午1时30分到5时,袁伟译都会进行高强度的训练,每天的训练量在1万米以上。

    “我对袁伟译一直要求比较严格,对他最大的期望就是能够在残奥会上夺得金牌。这次比赛回来后,训练了一两个星期,他在水里的动作比以前好了很多,但想拿金牌还需要更加刻苦地训练才行。”何军权说。

    “袁伟译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SM5级2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上打破的纪录,是我在2008年创下的全国纪录。”说到这事,何军权爽朗地笑了,一改先前的严肃,“我带出来的学生把自己的纪录给打破了,没有什么比这个消息更让我感到自豪。”

    意外“折翅”,化身成“鱼”

    2008年8月20日,是袁洪林、许远琼夫妇永远不能忘记的日子。这天下午1点钟,正在午睡的袁洪林突然听见有人叫喊:“有小孩触电了!”他8岁的儿子袁伟译就在外面玩耍,一种不祥之感涌上心头。袁洪林从床上一跃而起,朝着事发地跑去。

    一口气跑到现场,袁洪林才知道袁伟译在与几个小伙伴玩耍时,不幸接触到了110千伏高压电线。因为烧伤太重,经过简单处理后,镇卫生院的救护车便拉着袁伟译朝咸丰县人民医院疾驰。

    “小孩烧伤太严重了,很难……”没等医生说完,袁洪林扑通一声跪在医生面前,央求道:“救救我的小孩吧……”

    “儿子在医院休克了1个多星期,所有人都以为他不可能得救了,但是他意志力非常顽强,在医院住了4个月后奇迹般地康复了。儿子那时虽然小,但非常乐观,每天还会逗我开心。”袁伟译的妈妈许远琼回忆说,“儿子的左脸严重烧伤,左耳听力丧失,左眼视力严重受损,双臂因碳化被截肢。那段时间,我们都快崩溃了。”

    就在袁伟译住院治疗期间,恰逢2008年残奥会在北京召开。当年9月15日,当国歌在奥运场馆又一次奏响时,袁洪林一家把目光投向了电视屏幕,湖北籍无臂游泳选手何军权的表现深深触动了袁伟译一家。回到家里,袁洪林夫妇通过上网查到何军权的博客,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在何军权博客的留言区里写下了他们的想法。

    没过几天,袁洪林意外地收到了何军权情真意切的回复。从此,他们一家与何军权成了朋友。在何军权的鼓励下,双臂截除的袁伟译对生活充满信心,没事就用脚练习上网、写字。经过一段时间练习,他不仅能用脚握笔写字,还能自己穿衣服了。

    后来,在何军权的介绍下,他们得知全国无臂游泳冠军李丰强在随州开班教学并免费教残疾人游泳的消息。袁洪林夫妇给李丰强的留言也获得了回复,李丰强还亲自来到咸丰县坪坝营镇袁伟译家,对袁伟译进行考察后,李丰强决定免费教其游泳。

    2009年6月18日,在咸丰县残联的帮助下,小伟译踏上了前往随州训练的征程。

    在李丰强的精心指导下,袁伟译进步很快。“第一次见到那么大的游泳池,我特别兴奋,一点都不怕,教练把我推下去,我喝了两口水又继续游,学起来比其他人快很多。”袁伟译回忆第一次游泳,仍记忆深刻。从没游过泳的他第二天就学会了仰泳,第三天就学会了跳水。之后,他相继学会了蛙泳、自由泳。

    训练不到40天,湖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暨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游泳比赛在荆门市开幕,组委会同意让袁伟译代表恩施州参加比赛。几天的比赛中,袁伟译除了获得男子S5级50米蝶泳银牌外,还获得了男子S5级200米自由泳和男子S5级100米自由泳两块铜牌。那些天,赛场上年龄最小的袁伟译成了众多媒体追逐的“明星”。

    2013年,袁伟译被选拔进了湖北省残疾人游泳运动队,成了队里年纪最小的成员。2015年4月,在巴西举办的世界残疾人游泳公开赛中,袁伟译代表国家队参赛,获得了男子50米仰泳金牌和男子50米蝶泳银牌的好成绩。

    一路遇“贵人”,用双脚活出精彩

    除了比赛、训练之外,袁伟译平时的生活和大多数16岁的孩子一样,喜欢玩滑板、和朋友去公园玩、在房间里打游戏、刷微博、看新闻……

    滑板是袁伟译无意间接触到的,宿舍离训练馆有点儿远,碰巧朋友说他有个滑板,就带过来让袁伟译试试。刚开始,袁伟译站都站不稳,后来每天慢慢练,现在,他能做一些高难度动作了。“平时能碰见很多板友,我们还有一个滑板群,认识了许多新朋友,我的生活变得有乐趣了。”袁伟译说。

    现在,袁伟译的性格也越来越开朗,心态也越来越好。“以前,总觉得社会对我们有所排斥,特别害怕和异性交往。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后,她们知道我的情况了,很愿意和我交朋友,我现在快满17岁了,对青春期有点儿小期待,虽然我没有双手拥抱我的女友,但是我会用心将她抱得更紧。”袁伟译羞涩地说。

    记者跟随袁伟译来到了他的宿舍,将近10个男孩住在一起,房间十分干净整洁。“脚比我们手都灵活,每天把脚抬过头跟玩似的。”“有一次我们在武汉,袁伟译比完赛后在水中一个弹跳就上了岸,当时全场的观众都惊呆了。”“他用脚玩游戏都是大师级的了!”“每次他玩滑板都会引起围观,好多人为他鼓掌。”……室友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向记者讲述着,言语中满是敬佩、羡慕之情。

    “儿子目前心态特别好,这是我们最欣慰的。”许远琼说,“等到伟译18岁头颅定型后,再做颅骨、耳朵修复术、面部皮肤整形术、头发移植术等手术,儿子恢复正常面容了,我们才放心。”

    去年,家里添了一个妹妹,袁伟译十分高兴,虽然训练紧张,没时间回家,但他经常给家里打电话,叫他们不要担心他。“正因为儿子如此懂事,他的生活越来越好,我们才顺其自然又要了个孩子。”许远琼说。

    “袁伟译能够一步步走到今天,要感谢很多人,没有他们的无私帮助,就没有现在的伟译。自从他失去双臂后,州残联、咸丰县残联一直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关爱。”许远琼说,一句鼓励的话、一个鼓励的眼神……对他们家庭都是帮助。

    据介绍,何军权带这些残疾人运动员是不拿报酬的,而且待他们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何教练对我来说,是‘贵人’,更是父亲!”袁伟译感激地说,“从用脚写字、比赛训练,再到如何做人,都是何教练一点点教会我的,还有我的游泳启蒙教练李丰强,他不仅教会我游泳,更教会我用脚吃饭、穿衣等所有生活中的技能,因为有他们,我才能离开家人,独立生活……”

    (责编 董佳临 周萍)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